咨询热线:400 023 5088
专家热线:18501219456
  • 1
校园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看看孩子们写的纪录片《智能陷阱》观后感

时间:2022-08-02 14:33:45  作者:育人邦问题少年全封闭学校

 智能陷阱1.jpg

      周末晚上,育人邦老师为孩子们特意挑选了一部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这部由杰夫·奥洛威斯基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20年在美国上映。

 

该片以社交媒体为切入点,讲述了在牟利这个唯一目标的驱使下,网络科技正在对人类个体、社会,乃至人类文明造成的负面影响。强烈推荐家长朋友们也看看。

FacebookGoogle YouTube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用户担心自己的数据会被科技公司作为商品出售,以获取利益,但实际上,像脸书等科技公司的商业兴趣并非是卖掉这些数据,而是通过这些数据做出预判人们行为的模式。Netflix请来Facebook前业务拓展总监、点赞按钮设计师、图钉网前总裁、谷歌前设计伦理学家以及推特工程副总裁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从业者,为人们展现互联网企业、注意力经济模式,乃至更为宏观的监视资本主义机制,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内容精准投放,从而使用户逐渐对社交媒体产生病态的依赖心理,侵蚀个体的自由选择权,并最终在用户之间营造出信息茧房,进而威胁到整个现代社会的协商民主机制。

老师也给孩子们提出了要求,就是看完后写一篇观后感,字数不限。孩子们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非常认真。有些孩子还边看边做笔记。其实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积极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提升了专注力。

孩子们认真完成了观后感,并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孩子们从纪录片中看到了科技公司对人们的“操控”,在观后感中,有个孩子还用到了一个词,叫“毛骨悚然”的设计。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时代,这些技术早已超越我们的弱点,并利用我们的弱点操控、引诱我们。各大软件如何获取利益呢?答案是从广告商投放的广告中获益。这些广告就藏在在我们每天浏览的信息之间,是算法根据我们的喜好进行的精准推荐。各大平台为争夺我们的时间、注意力煞费苦心,那是因为我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能为他们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的时间与注意力正被人包装成商品售卖,而我们可能毫不自知。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了解了他们沉迷于手机的原因,在观后感中也纷纷表示要自觉地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不要成为被手机“操控”的人。

 作文1.jpg